当前位置: 知识天地 -答疑天地
为什么快速阅读能够促进快速理解?
发布时间: 2008年01月01日 来源: www.tangtech.com.cn

    阅读理解通常指阅读过程中,读者从语言文字中获取意义的思维活动。近年来国外阅读研究中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:阅读是领会书面语的意义,从中获得思想的领悟程序。不过对于阅读所领会的意义,有人认为包括词汇意义、语法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三层,有人则认为涉及图像意义、语言意义、逻辑意义、信息意义、修辞意义和含蓄意义等六层意义,有的则用生成一转换语法理论解释阅读的悟意程序和知识转换过程。这些研究无疑表明,阅读是以理解为中心的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。
    快速理解,就是注意力集中,在短时间内就能按阅读的需要抓住中心,猎取精华,加强领会。它是智力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,人们常说某人思维敏捷,反映快,就是指其具备快速理解的能力。
   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理解语言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言语知觉阶段,对听(或看)到的语言(文字)信息进行最初的编码,即对句子的声音或文字模式进行分析。第二阶段是语法分析阶段,信息中的词被转换成它所表示的意思的心理再现,即以句子的表面结构为线索以确定句子的意思。第三阶段是利用阶段,理解者把第二阶段得到的信息意思的心理再现付诸实际使用,进行存贮记忆或作出反应。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语言理解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:理解不是被动的过程,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。读者理解书面语言的意思,不仅依赖于看到的文字模式,而且使用了他具有的语言知识(包括句法结构知识、词汇知识,等等)、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、以及语言交往中有关表达者的知识,并且围绕词句的前后关系进行广泛的推理。
    通过以上介绍,我们知道理解是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,获取书本上的知识只能通过理解的渠道来完成。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,知识是理解了的、留在记忆中的关于现实的信息。知识具有个人的和全人类的两种属性,如果不理解,不把个人感受加进去,即使对某种知识倒背如流,其大脑也不过如电脑对信息的反映,就成了人们讽刺的“两脚书橱”。
    信息或符号毕竟仅仅是信息或符号,不经过理解消化成不了个人的知识。如甲骨文,它是商代的文字,也是一种知识,现在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,即甲骨学。可是,在1899年金石学者王懿荣第一次识别它之前,许多人都曾见过,农民耕地时这些龟壳、兽骨随着犁耙在田里翻上翻下,有人把它拿到药店作为药材(称为龙骨)。而上面的文字只被当作一种纹理或符号,但不是知识,因为它没有被人们理解。现在,人们却可以认读2000左右甲骨文,根据上面的记载来了解殷商时期的各种历史知识。所以说,知识是被人们理解了的符号或信息。
    理解是学生掌握阅读技能的最主要标志。读一篇文章,首先感知的是文字,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、句、段、篇,才逐步理解这篇文章。以记叙文为例,读者对文中所记叙的事物和描绘的思想感情,进行再造想象,并从中概括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,也就是作者写作的目的意图。学生阅读大批经历由语文到思想,由形式到内容,由外表到内部,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。这是侧重从理解的角度学习语文而言。至于侧重从运用或写作的角度学习语文,就必须从探索到的中心思想出发,研究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,组织材料,剪氛有局,分段谋篇,以及怎样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描述事物的需要,准确地遣词造句、修饰文字,等等。这样的心理活动进程同上述着重理解的阅读正好相反。但这两种心理进程是密不可分的。后者是过渡到写作训练的必要步骤,两者相辅相成。
     不了解快速阅读的人,往往把快速阅读和泛读、浏览混为一谈。的确,仅从速度上来讲,快速阅读和泛读、浏览有相似之处,甚至比它们更快。但是,快速阅读就其实质和目的而言,是一种像抽水机一样迅速吸取文本中的精华的阅读,是保持较高理解效果的阅读;而泛读、浏览则是一种走马观花、囫囵吞枣、不求甚解的阅读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:“在所阅读的书本中,找出可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,把其他一切都统统抛掉。”快速阅读和泛读、浏览的区别正在于此。
    我国语言心理学家艾伟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,曾经对900名小学生进行了汉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比较测验,结果发现默读不论在速度和理解上都优于朗读。朗读每分钟是120字~140字,而默读是每分钟300字~400字。大家知道,默读还不是快速阅读,因为它还有潜在的发声现象,还主要依赖听觉来感知。
    美国心理学家还作了一个实验,把智力水平(按学习成绩衡量)大致相等的学生分成两组,分别要求用不同的速度来读同一篇文章,第一组用 6 分钟读完,第 2 组用 10 分钟读完,然后让他们复述故事梗概,结果第一组得 9.5 分,第二组得 5.2 分(满分为10分)。
    再比如看电影,如果把一部电影分割开,每天只让你看5分钟,如此间断进行,直到看完。这样你能享受到欣赏电影的乐趣吗?对它的故事情节、主题思想、人物形象、艺术风格等等能有系统、连贯、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吗?
    同样道理,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阅读一部长篇小说,今天读一点,明天再读一点,这样用很长时间才读完,其结果必然是一样的。
    而快速阅读则是一种优势积累,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,就能按阅读目的的需要,抓住中心,吸收精华,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,理解和记忆效果肯定要高于慢速的、零散的阅读。
    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,可用复述(包括详细叙述、扼要的叙述和创造性的叙述)和编写提纲(包括分段、概括段意和列小标题、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)的方法进行培养和检查。在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时,还应根据理解的难易,对思维活动提出不同要求。
     在快速阅读训练中,非常注重对学员理解状况的检测,或者要求读后写出提纲,或者要求读后画出思维导图,或者要求读后默写故事梗概……这些做法都是在向学员的大脑施压,使其思维活动在高压下趋于更加条理化、更加程式化、更加自动化、更加规范化。

 

王学贤
未经作者同意,不得擅自修改、转载

相关文章
讲座主题:超级学习力
讲座时间:
讲座老师: 
预约电话:010-51302915
在线咨询
在线报名
加盟合作:
13911932571   潘老师

报名热线:
13141292513
010-51302915  高老师
招商加盟在线联系
易学堂软件4.0下载
易学堂阅读器2.0下载
舒尔特表下载
在线咨询